闪耀着不可代替的玻璃光芒
玻璃,双流造是成都人类在建房造物材料领域里的伟大发明之一,闪耀着不可代替的玻璃光芒。那么,建筑建怎么把玻璃利用起来,物上发挥不一样的电站功能呢?近日,电视媒体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采天地之“能”》为题,行业聚焦了2018年4月在成都双流区投产的资讯世界第1条大面积发电玻璃生产线。
发电玻璃,双流造又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成都由双流区企业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玻璃该公司通过在普通玻璃上镀上碲化镉光电材料,建筑建让普通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可导电的物上导体,进而变成可发电的电站建筑材料,可谓在建筑物上建“发电站”。行业
颠覆传统有光就能发电
在该公司展示厅内,一块电视机屏幕大小的黑玻璃盖着幕布,随着幕布徐徐揭开,玻璃上的灯泡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这就是碲化镉发电玻璃。
发电玻璃,究竟是如何发电的?碲化镉玻璃究竟又和普通玻璃有什么不一样呢?“奥秘就在玻璃表面的薄膜里,在绝缘的玻璃上均匀沉积相当于十五分之一头发丝直径的4微米厚碲化镉等半导体薄膜材料,原本绝缘的玻璃便具有了发电能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几层薄膜,比较弱的光线也都可以被玻璃吸收用来发电,而在玻璃表面还分布着一条条很细的刻线,“每块发电玻璃的发电层经过激光的刻蚀,可以形成214个串联的小电池,也就是黑色玻璃上肉眼可见的白色线条,这些线条就好比我们家用的电压转化器,负责把光电的低电压转化成240伏的高压。当两块玻璃合一,通过背面的接线盒收集电,再导入逆变器后就能直接用于发电了。”
在车间生产线现场,伴随着传送带匀速运转,“机器人”自动操作,55秒,就能下线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目前,我们已经实现实验室光电转化效率17.8%,也就是说无论强弱,有光就能发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发电玻璃项目有几百项技术攻关,耗时近8年,凝结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
清洁能源发电潜力无限
随着产品不断下线,该公司正用发电玻璃“武装”厂房。公司里不少厂房已经装上了黑玻璃,从外面看,与普通玻璃幕墙只有颜色的区别,但背后电线牵出的盒子,却能为厂房供电。据测算,一旦厂房3面装上发电玻璃,一年可发电200多万度,这意味着生产线白班一半的用电量能实现自给自足。就连电瓶车、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源都可以来自“发电玻璃”,厂区内采用“发电玻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应用随处可见。
“因为碲化镉薄膜本身是全透明的,所以它可以被涂抹在所有的窗户、玻璃上,而不是只能安装在屋顶、墙壁上,目前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对可见光的吸收率达90%以上,不仅能有效减轻光污染,还能够将外部能量转化为清洁能源,所以它的发电潜力是无限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块1.92平方米的玻璃,一年可发电260度-270度,理论计算,三四千块玻璃产生的电量,相当于普通油田一口井一年产油可转化成的发电量。
目前世界各地的建筑物消耗了大部分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电力,如果所有建筑物的玻璃都改造成“发电玻璃”,那么这种颠覆性的新能源建材将改变历史。“中国目前共有4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用这种‘发电玻璃’改造其中的10%,那就相当于建设了3个三峡水电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标志着成都中建材掌握了优异于大部分国家的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自主核心技术,而且具有了制定行业规则的话语权,对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创建民族工业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双流推动绿色能源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 早晨收的案牍短句治愈民气的文章感情短篇好文
- 重罚!广东查获虚假证书4张罚款23万元
- 湖北咸宁:曝光5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 原创:《业务常见专业技术问题集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感情讲讲少篇感情最热心短句2024年3月30日
- 三银节能玻璃、硼硅4.0防火玻璃等入选:《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发布,行业资讯
- 2022玻璃纤维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需求,行业资讯
- 二噁英及其他化学物质污染及其检测之N
- 图片《感情励志》扎心感情故事大年夜齐句句走心的感情短句
- 原创:《业务常见专业技术问题集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征文预告】万元奖金、海量礼品,更有专业期刊免费发表机会等您来!
- 分餐制是否可行、如何推广?业内人士共同解读
- 那款5G足机低至798元!去自康佳,采与16M主摄战国产5G芯
- vivo S12 Pro正式发布 首次搭载京东方柔性OLED双曲面屏,企业新闻
- 实名认证存漏洞 账号充值不受限 广东消委会约谈多家网游企业
- 原创:饮食安全大于天,伟业计量食用盐中碘来了!
- 又一个大胆晚收的酒庄!!!2024年份班尼杜克发售
- 关于组织召开广西新福兴硅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德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的公告,行业资讯
- 分餐制是否可行、如何推广?业内人士共同解读
- 水果成熟度检测—为果品保驾护航